康龙网

汽车 导航
首页 > 汽车 > 优生活 > 正文

御风驰骋? 汽车最大的敌人居然是风

编辑:首席新闻菌2014-10-15 11:51:40

  其实汽车最大的敌人就是风,因为他要御风驰骋,借力打力才能让策划跑的更快。你会觉得其实汽车跟风有什么关系呢?那么你就错了,其实他们是敌对关系咯!

  空气阻力究竟是如何算出的

  虽然不是技术文,但笔者还是得先唠叨两句空气阻力的相关概念。简单说来,汽车行驶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可以归纳为这个公式:

,汽车行驶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公式

汽车行驶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公式

  其中,长得很像p的字母ρ(rou一声)指的是空气密度(初中物理的知识您不会忘了吧?),S指物体迎风面积,V是车辆与空气的相对运动速度,而C,指的就是风阻系数。显然,迎风面积和风阻系数是直接决定车辆所受风阻的要素。

  影响车辆风阻系数的因素有很多,甚至包括雨刷器、后视镜、车顶行李架、广播天线等等的小细节,都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车辆的风阻。尤其当速度不断提升,风阻对车辆的影响将越来越大,降低风阻系数更是成为了重中之重。

  对抗风阻 抹不掉的流线型

  我们一谈到汽车外形,经常会提到“流线型”这个术语。的确,流线型车身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车辆行驶中所受的空气阻力。我们现在见到的汽车中,流线型设计也占到了大多数。但在汽车诞生之初,流线型却并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。

汽车最大的敌人居然是风

  绝大大多数早期的汽车,无论是马车型、还是箱型,都是方方正正的。尽管风靡一时,这样的设计却在事实上带来了较大的空气阻力。到了20世纪20至30年代,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,车速也不断提高。人们除了不断在发动机等核心部件上下大功夫之外,也意识到了车身变革的迫切性。空气动力学,这个在数百年前诞生的学科也走进了量产车的设计范畴中。挡风玻璃向侧后方弯曲、车顶高度尽量降低,同时划出一道曲线,与车尾部分柔顺地过渡、车辆大灯集成到车头线条内部——总之,一切与气流相接触的地方,设计师都要精益求精。无论是增添组件还是减少线条,一切新型设计其实都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这么简单。

  不过,概念车其实在每个时代都有,对车身形状的探索也早已开始。1899年,比利时人Camille Jenatzy驾驶着一辆名为"La Jamais Contente"(中文意为“永不满意”)的汽车,达到了105.882公里的时速。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汽车时速超过100公里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永不满意”还是一辆电动车。如果观察一下车身,我们不难发现,车辆线条类似一枚炮弹,已经走上了流线型的道路。只不过,这辆车的设计依然有很大的缺陷,底盘极高、驾驶员位置高高凸起,四个车轮与车身轮廓不相融,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让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受损。

汽车最大的敌人居然是风

汽车最大的敌人居然是风

  到了1914年,意大利的阿尔法-罗密欧又在流线型的探索道路中更进了一步。在Marco Ricotti定制的Aerodinamica原型车上使用了水滴状的车身(顺便说一句,这辆车的名字Aerodinamica,意思就是空气动力学)。在当时设计者的眼中,水滴状是最为理想的车身形状(水滴的风阻系数非常小,仅为0.05)。联想一下,这辆车车身的形状与飞机机翼非常相似。一般认为,飞机机翼也是流线型应用的最高境界。当然,汽车设计成绝对的流线型是不现实的。Aerodinamica只带有一个70马力发动机,最高时速达到了138公里,这在当时已经十分惊人了。

  到了1919年,奥地利设计师Edmund Rumpler又开始打造雨滴车(Tropfenwagen)。在1921年的柏林车展上,这辆车旋一亮相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。1979年,大众对这辆车进行了测试,结果显示,雨滴车的风阻系数仅为0.28,这个数字放到现在依然值得称赞。而同期生产的汽车,风阻系数大多在0.6左右。

展开更多
推荐信息
相关阅读
热门视频
精彩专题
热点推荐
取消